合資車企競爭已從技術“引進來”轉向協同創新,第八屆進博會上,上汽的強勢陣容正是這一轉型的生動體現,展現了中外智慧的深度交融。概念車錨定中國市場需求,搭載“中國心十佳”EA211 1.5T EVO II發動機,以增程動力破解續航焦慮,同時憑借雙叉臂前懸等配置傳承德系高端機械素質。E5 Sportback保留quattro核心技術,融入貼合中國用戶的AI智艙與高階輔助駕駛;上汽三年市場表現則印證了模式價值。上汽大眾以“德國品質+中國智慧”為合資車企解鎖新范式。

全勢能產品布局,展現合資車企的韌性樣本
在進博會這一國際化舞臺上,產品即語言。上汽大眾ID. ERA作為大眾品牌首款增程式全尺寸SUV概念車,以“高辨識、高智感、高情感”三大理念,展現出上汽大眾在新能源技術路徑上的多元探索。而奧迪 E5 Sportback則以3.4秒破百的性能實力、AI賦能的智能座艙與quattro智能四驅系統,彰顯出德系基因與中國智電科技的深度融合。再加上連續三年服務政要接待的上汽奧迪A7L,這三款車型共同構成一幅“全勢能”產品圖景——從燃油到純電,從概念到量產,從本土到全球,上汽大眾正以清晰的型譜規劃與技術路線,回應市場對合資車企“轉身慢”的質疑。

正如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所言:“中德汽車產業合作已形成卓越、高效的生態體系。”上汽大眾正是這一體系的典型代表。其40余年的體系積淀,不僅是產能與渠道,更是對市場節奏的精準把握與對技術路線的持續迭代。
“德國品質+中國智慧”,共創共贏的產業新范式
進博會不僅是各國展品的秀場,更是合作模式的搖籃。上汽大眾在展臺之外,還吸引了中外媒體團專程前往安亭試車場,實地體驗奧迪 E5 Sportback的駕馭質感與智能交互。

這背后,是上汽奧迪AUDI智造基地作為合資2.0“美美與共”載體的成功落地。該基地以工業4.0標準打造,年產能達36萬輛,不僅是奧迪E5 Sportback的誕生地,更是中德雙方在研發、制造、供應鏈等環節深度協同的縮影。
從上汽大眾ID. ERA搭載的EA211 1.5T EVO II發動機,到奧迪 E5 Sportback搭載的全新AUDI OS操作系統與Momenta聯合開發的輔助駕駛系統,無不體現“全球資源”與“中國智慧”的雙向賦能。這種深度融合的合作模式,不僅提升了產品的本土化競爭力,也為全球產業協作提供了可借鑒的破局路徑。

油電同進、智電同行,上汽大眾的2026棋局
在行業輿論仍糾結于“油電之爭”時,上汽大眾已明確提出“油電同進、油電同智”的戰略方向。上汽大眾ID. ERA以增程技術開啟“全勢能”布局新篇章,以奧迪 E5 Sportback重新定義“豪華智能電動出行”。二者共同指向一個未來:技術路徑可以多元,但智能體驗必須同步進階。
根據規劃,2026年起上汽大眾將密集投放多款全新新能源車型,涵蓋插混、增程、純電三大路線。到2030年,上汽大眾大眾品牌更將推出超20款新車型。這不是簡單的產品堆砌,而是基于四大智能化生產基地、清晰技術路線與本土化生態合作的結構性布局。

進博會的展臺之上,上汽大眾展示的不僅是當下的產品,更是面向未來的清晰藍圖。當行業仍在爭論合資模式是否“慢半拍”,上汽大眾以全勢能布局構建起獨特的競爭優勢:在技術層面,與大眾集團共享全球電動化平臺,同時聯合本土科技企業攻關智能座艙核心技術;在市場層面,精準覆蓋從經濟型到高端的全細分市場,滿足不同用戶的多元需求;在服務層面,打造“充電、維保、出行”一體化的生態體系,讓用車體驗更便捷。
未來的汽車賽道,決勝的關鍵從來不是“一時之快”,而是“長久之力”。上汽大眾以“德國品質”筑牢根基,用“中國智慧”激活創新,憑借全產業鏈的體系力與對市場的敏銳洞察,正在書寫合資車企的全新篇章。從進博會的舞臺出發,這家兼具底蘊與活力的企業,正飛向一個更具韌性、更富想象力的合資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