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恩達指出,當下大模型的卷生卷死,誰是贏家不重要。關鍵的是誰能構建可信的AI應用,誰才能成為真正塑造未來之人,順便成為下一個通過AI財富自由者。
AI創業的真機遇不在「更大」,而在「更聰明」!
當巨頭們在百億美金的賽道上比拼模型參數時,真正的創業機會正在另一端悄然爆發——智能體的時代,正在打開。
這是AI世界的「中小企業革命」:它不追求通用智能的神話,而是用成千上萬個專注、可靠、懂業務的智能體,去啃下那些不起眼卻極其值錢的現實問題。
AI創業:機會在智能體!
模型越大越好?投入越多越好?AI界的競爭,真的是這么樸實無華?
如果真是這樣,那AI就不適合創業。
但除了做大模型,更大的機會在于使用工具去解決各行各業的實際問題,也就是所謂的智能體。

目前,?AI智能體市場約為51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增至?691?億美元,7?年增長約17倍。
智能體會將任務其分解為一系列更小、更易于管理的子任務。它制定戰略計劃,逐步執行,并在過程中進行調整,模擬高級人類推理。
智能體會用多組提示詞+知識庫,再聯動外部工具,如搜索引擎、代碼執行等。
智能體還能對大模型輸出的結果進行自我批評。通過對「這是最好的方法嗎?這能更準確嗎?我遺漏了什么?」等問題自問自答、反復迭代的自我糾正,極大地提升了輸出的質量和可靠性。

對于準備進入?AI?領域的創業者,必須明白:智能體的優勢在于「專業化」。
大廠試圖用單一模型包打天下,而多智能體中每個智能體只負責中一部分工作。
如何為智能體分配不同的角色,讓小型、廉價的模型集體工作時超越像GPT-5這樣的價格昂貴的標準模型,從而在特定領域降本增效——
這就是創業者能帶來的價值增量。
不去追求AGI,
要用AI解決日常問題
科技界熱衷于追求通用人工智能(AGI)。
這一追求消耗了數十億美元的研究資金,并引發了無數的媒體炒作。吳恩達對此的建議是忽略它。
對于想進入AI界的創業者,最好期待AGI不會出現,因為AGI的出現意味著所有公司解雇所有知識型員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