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盲目等公交”到“精準約公交”,網約公交車正在成為一種出行新選擇。近期,網約公交在陜西寶雞高新區試運營,181個站點,覆蓋高新區8.8平方公里區域,市民使用寶雞行APP選好上下車點,即可實現公交接送直達目的地。
寶雞市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儆介紹,目前寶雞市網約公交穩定運行車輛為10輛,每日預約人數達1200次以上,網約公交不僅方便市民出行,相較于傳統的單車固定線路運行亦減少運營成本。
寶雞的嘗試并非孤例。近年來,公交集團集體陷入虧損困境,各地不乏主動改革以盤活資源壓減成本,自2022年以來,東莞、成都等地率先試點網約公交服務;截至2025年,全國已有珠海、合肥、重慶等10余個城市推行不同形態的網約公交車,日均最高接單量7600人次。
網約公交能否帶來實際的經濟收益?各地公交集團的創新舉措又能否為公交帶來生機?

陜西寶雞高新區“網約公交”。
3元享受專車服務,多地試水網約公交
今年8月,“網約公交”剛上線不久,寶雞文理學院數學學院教授劉素紅就體驗了一把出行新方式,在寶雞行APP預約訂單,選好出發點和目的地,單人3元,兩人5元,幾分鐘后,一輛網約公交就開到了劉素紅所居住的小區門口。
劉素紅告訴記者,原本在寶雞打車起步價為7~8元左右,劉素紅和愛人這一趟只花了5元。
“像打車出行一樣方便,比網約車價格更便宜。”寶雞市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信息部副部長高永剛介紹,以往市民坐公交得掐著時間去車站,而一些公交傳統的固定線路難以打通城市運行的“最后一公里”,尤其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市民居住更為分散,“一些市民僅僅從小區門口走到公交站點就得數百米,耗時耗力。”為此,寶雞公交嘗試探索推行網約公交,市民只需線上下單即可精準滿足出行需求。
“網約公交”在寶雞高新區上線三個月來受到市民歡迎。寶雞市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儆告訴記者,當前寶雞網約公交可選擇約車或拼車模式,按照乘客人數計價,穩定運行的網約公交車數量為10輛,均為13座小型公交車,每輛公交的荷載量為20人,日均預約人次可達1200次以上,其中拼車單約為五成。
不過,他也告訴記者,當前,網約公交運行效率不如網約車,“一些人等不及可能會取消訂單,寶雞試點中乘車成功率大概在一半以上。”
楊儆表示,近年公眾出行方式變化,加之受新冠疫情影響,公交運營虧損嚴重,網約公交不僅為市民提供便利,也成為公交集團降本增效的一種嘗試。“在寶雞,一輛單車固定線路每天平均運行大概在200公里,網約公交的日均平均運行數大概為150公里,單車運行數可節約25%的無效里程。”楊儆說。
包括寶雞在內,全國多地近年推行“網約公交”成為新風潮。早在2021年,北京公交集團在北京南站試點網約公交車,“定制公交”圍繞北京南站,在五環區域內及回龍觀、天通苑、大興黃村、石景山八角和通州城區,為市民提供往返北京南站的合乘公交出行服務。
2022年8月,廣東東莞于全國率先推出“隨需公交”,乘客只需選好上下車站點,1元即可坐網約公交車;2023年12月,江蘇無錫推出首批11輛動態公交,在經開和惠山兩區各12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運行,市民花3元錢就可坐上一次定制線路的公交車。2024年3月18日,廣東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上線全國首個全域運營的動態網約公交服務,服務全島87.1平方公里的用戶出行,乘客可在“橫琴動態公交”微信小程序上選擇運營范圍內的公交站點(含虛擬站點)作為上、下車點,系統將自動生成線路,并根據沿途乘客呼叫的訂單需求自動匹配“拼車”,車輛接收訂單后按需發車,按照系統導航規劃路線行駛。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珠海、合肥、重慶等十余個城市推行不同形態的網約公交車。目前,網約公交大約分為三種模式:一種近似于傳統公交車的“定制公交”服務,有些設定固定線路,有些不設固定線路,預約達到一定人數即可乘車;第二種多開設在景區、大學城等區域,具有固定線路,可隨叫隨到節約出行時間;第三種為無固定線路,也無固定站點,更近似于網約車,突破傳統的公交運行模式,也延伸了以往傳統公交所無法覆蓋的區域,一些后發試點城市更傾向選擇類似寶雞這樣的第三種網約公交模式。
在楊儆看來,網約公交作為傳統公交發展模式的重要補充,讓“盲目等公交”變為“精準約公交”,既滿足了市民出行的需求,也減少了公交“空跑”的情況發生,壓減了公交企業的支出,未來很可能會進一步擴大運營區域,也可能將代替一部分傳統公交的發展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