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CANN正式確認新一輪新通用頂級域(New gTLD)申請窗口將于2026年4月正式開放。這一消息為中國企業在互聯網基礎資源領域的布局帶來新契機,也讓“頂級域名”這一關乎數字主權、品牌安全與全球化競爭的核心資源再次進入行業視野。
作為長期觀察互聯網基礎資源發展的專家,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裴瑋結合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現狀與企業實踐,深入解讀了新一輪申請窗口的戰略意義,并為中國出海企業提供了從認知到行動的全面指引。
從“注冊入口”到“數字主權”:中國企業對域名的認知十年巨變
談及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使用的變化,裴瑋首先將焦點放在“域名”這一核心元素上。她指出,中國域名產業已形成可觀規模——目前全國注冊域名總量超3000萬,其中國家頂級域“.CN”注冊量超過2000萬,在全球國別頂級域中穩居第一,“30余家域名注冊管理機構、110余家注冊服務機構,共同構成了支撐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基礎底座”。
更關鍵的變化發生在企業認知層面。裴瑋回憶,早期中國企業對域名的認知局限于“網絡入口”,集中注冊.com等通用頂級域;而如今,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布局品牌專屬頂級域,“這背后是企業數字主權意識的覺醒,域名不再只是‘訪問工具’,更是全球化數字品牌的核心組成部分”。
網絡安全風險則進一步推動了企業對域名管理的重視。“近年來,解析異常、跨國司法管轄風險等域名安全事件頻發,讓企業意識到域名是網絡安全的‘第一道防線’”,裴瑋表示,目前已有不少企業將域名管理納入整體安全保障體系,通過強化自主可控能力,降低服務中斷、品牌受損的風險。
政策層面的支持也為域名產業發展提供了明確指引。裴瑋提到,國家在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高度重視互聯網基礎資源規范發展,工信部修訂《互聯網域名管理辦法》、主導發布《中文域名總體技術要求》等標準,“從申請、運營到管理、安全,形成了全鏈條合規框架,讓企業布局域名資源有章可循”。